第六卷 51-60期
第51期 目次 2015.01.15
第52期 目次 2015.03.15
第53期 目次 2015.04.15
第54期 目次 2015.05.15
第55期 目次 2015.06.15
第56期 目次 2015.09.15
第57期 目次 2015.11.15
第58期 目次 2016.01.15
第59期 目次 2016.03.15
第60期 目次 2016.04.15
《台南文化與生活》課程分享 | 沈文珺 |
台灣中小企業協力組合 | 林柏維 |
談清宮四大奇案之一:《順治出家》 | 黃煥堯 |
旅夢 | 張垣鐸 |
淺談茶具與茶葉 | 林柏維 |
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所展現的幽默事蹟 | 黃煥堯 |
二戰時期原子彈投擲秘辛 | 黃煥堯 |
讀《史記‧荊軻刺秦王政》有感 | 張垣鐸 |
第52期 目次 2015.03.15
屈原及其政治理想 | 張垣鐸 |
台灣中小企業的特質 | 林柏維 |
《少年臺灣史》讀書會經驗分享 | 楊子震 |
茶的歷史 | 林柏維 |
平均壽命與離婚率的關係 | 黃煥堯 |
談罕見姓氏 | 黃煥堯 |
讀劉伯溫〈賈人重財〉有感七絕 | 張垣鐸 |
讀《史記‧豫讓刺趙襄子》有感七絕 | 張垣鐸 |
第53期 目次 2015.04.15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參加感想 | 楊子震 |
屈騷的悲憤哀慟 | 張垣鐸 |
宗教與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踐 | 方中士 |
話當年--孔廟、民生綠園文化園區之採記 | 蔡蕙如 |
好茶、好水、好茶具 | 林柏維 |
有關狙擊手的一些討論 | 黃煥堯 |
第54期 目次 2015.05.15
「核心素養融入專業課程計畫」執行經驗分享 | 楊子震 |
屈原的忠愛情懷 | 張垣鐸 |
柳宗元寓言文學的表現手法 | 張垣鐸 |
從總督府專賣局出張所到文創園區 | 蕭百芳 |
無窮大 | 傅俊結 |
愛的萬物論 | 傅俊結 |
流浪遠方,不訴離殤 | 劉芮寧 |
中國近代的版圖變化 | 黃煥堯 |
肥胖的年代 | 黃煥堯 |
第55期 目次 2015.06.15
生命是一首詩,一首歌,一個故事 | 駱育萱 |
劉基寓言文學的表現手法— | 張垣鐸 |
從總督府專賣局出張所到文創園區 | 蕭百芳 |
反物質 | 傅俊結 |
彎曲的空間 | 傅俊結 |
2014~2015年時事七絕四首 | 張垣鐸 |
聞見七絕四首 | 張垣鐸 |
甲午、乙未年感懷七絕四首 | 張垣鐸 |
沖泡一壺好茶 | 林柏維 |
帥哥知多少 | 黃煥堯 |
一項有趣的靈魂實驗 | 黃煥堯 |
第56期 目次 2015.09.15
協助辦理「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推廣與應用校園宣導」經驗分享 | 楊子震 |
《詩經‧王風‧采葛》所呈現的三種感情境界 | 張垣鐸 |
孔子「師嚴」教育精神探微 | 張垣鐸 |
從大法官釋字649號釋憲文看憲法平等權法意如何落實 | 方中士 |
安定區的迷你孔廟 | 沈文珺 |
《資治通鑑》的謠讖運用 | 施寬文 |
物質波 | 傅俊結 |
美麗境界 | 傅俊結 |
思想起 | 林柏維 |
止痛之藥 | 黃煥堯 |
買鴨子送頭鵝的五八事件 | 黃煥堯 |
第57期 目次 2015.11.15
執行「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之省思 | 楊子震 |
唐宋詞略述 | 張垣鐸 |
瀟灑放曠的蘇軾 | 張垣鐸 |
豪勇悲壯的辛棄疾 | 張垣鐸 |
《閱微草堂筆記》芻論 | 施寬文 |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簡介 | 傅俊結 |
愛染桂 | 林柏維 |
梵谷死因新探 | 黃煥堯 |
遠古時期的核爆事件 | 黃煥堯 |
談麥當勞四大經營理念中的致命傷 | 黃煥堯 |
國恩家慶 | 林柏維 |
第58期 目次 2016.01.15
服務學習融滲通識教育課程教案之一 | 方中士 |
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賞析 | 施寬文 |
讀屈原〈離騷〉有感七絕 | 張垣鐸 |
莊子寓言「申徒嘉安命自得」讀後 | 張秀惠 |
數 | 傅俊結 |
望春風 | 林柏維 |
眾蘭驚豔 | 張垣鐸 |
令人瞠目結舌的君主 | 黃煥堯 |
幾項中國歷代帝王的記錄 | 黃煥堯 |
張謹成先生事略 | 張垣鐸 |
ㄅㄆㄇㄈ | 林柏維 |
第59期 目次 2016.03.15
第60期 目次 2016.04.15